有一群年轻人,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出发,奔赴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广西、新疆……他们走进教室、打开屏幕,跨越山河阻隔,只为做一件事:把飞上蓝天的图景,描绘给更多人看。
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高校招生宣传,在信息仍存壁垒的地方,在很多孩子还觉得“蓝天太远”的乡镇中学里,这群安工学子更愿意把自己看作“开窗的人”——他们想为那些望向远方的目光,推开一扇窗,让风吹进来,让云飘进来,让蓝天在望,让每一个可能翱翔的未来,不被错过。
基于实际情况,不少团队成员选择了线上宣讲。主讲人通过视频会议细致地介绍了招飞政策与校园生活。尽管不能面对面,但评论区里不断冒出的提问和点赞,让孩子们的热情穿透距离:“飞行员体检严格吗?”“学安全工程将来能去哪里工作?”——这些问题的背后,是一颗颗被点燃的好奇心。
而在条件允许的地区,如广西、江苏部分县市,团队成员直接走进母校教室,带上飞机模型,与学弟学妹们畅谈飞行梦。真实的接触、生动的讲述,甚至一次次举手投足间的示范,都让“航空”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,而成了一条看得见的路。
从飞行技术到空中交通管理,从机务工程到机场运行,团队成员把一个个专业娓娓道来;招飞体检注意事项、文化课要求、就业情况——这些曾经的“神秘关卡”,也被拆解成清晰的路线图。
而真正打动人的,或许并不是那些炫酷的飞机图片或就业数据,而是宣讲者眼里的光。那是每一个真正热爱航空的人,在谈起蓝天时藏不住的明亮。
有位同学表示:“本来想都不敢想航空这样的专业,但是现在我觉得努努力也可以考虑一下”;也有同学说,从来都没有坐过飞机,但是如果有机会,“我想知道它是怎么飞起来的”,“我想亲自看一看”;在救兵镇学校,一位老师真诚地说:“你们带来的不只是资讯,更是一种可能。”
团队负责人介绍,“青航筑梦”——这个名字,源自我们对“青春”“航空”与“梦想”的信念。我们是一群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安全工程学院的学生,希望以青年之力,传播航空文化,播种蓝天梦想。
